首页 / 盖雅观点 / 工作第7天,鼓起勇气面对「狗屁工作」

工作第7天,鼓起勇气面对「狗屁工作」
盖雅2022 年 10 月 17 日


本文共计5332

策划|盖雅学苑

采写|董伟



7月,一本旧书在中国出版了,热度持续,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即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2018年出版的《Bullshit Jobs》(狗屁工作),中文译本《毫无意义的工作》。

在格雷伯看来,是否是狗屁工作,不在于高低之分,而在于工作当中的实践者找不到坚实的理由来确证自己工作的意义。狗屁工作之所以让人痛苦,究其根本也是因为它违背了人建立意义感的普遍诉求。

作为一名人类学家,格雷伯所关心的是人们在狗屁工作当中的自我阐述,他着重分析了狗屁工作所产生的精神暴力。

作为席卷其中的打工人,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工作的意义?如何与工作相处?佛系是否是流行文化,奋斗是否为政治正确?

在去年,我们邀请了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工作者……一起聊了聊这些问题。

伴随新书出版,希望他们的声音能再次帮助我们一起建构工作的意义。

工作的意义,你看得很重吗

王屹芝 80后 前央视主持人/创业者/创业者的妻子

非常非常重要。

我理解的“工作的意义”是对于个人的意义 对于社会的意义,社会意义反而不太需要探讨,因为每一份工作都是参与社会发展,没有贵贱之分。

最重要的先是确定一份工作对于个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在招聘面试时遇到过一些极端的例子,有两个故事给我很大的触动。

第一个故事。

我想给我的孩子找个家教,于是面试了一位北京大学德语系本科毕业的女性,30多岁。我看了一下她的简历,第一份工作在大使馆,然后中断了几年,接着便越来越偏离正轨:语言培训机构老师--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家教。

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说她从大使馆辞职后想出国,结果被拒签了一次,然后她就很不服,于是就各种争取去出国,后来去了澳洲留学,打零工,又因为各种原因工作签下不来。最后她回国了,就渐渐远离了世俗对她这样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的期望。

出国的意义是什么,后来她可能自己都忘记了。

*狗屁工作的定义,可参考:40%的工作没意义,很多人还抢着做?
第二个故事。我招聘新媒体运营,一个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年轻女孩,面试时跟我说,她非常喜欢传媒,想去电视台。我很疑惑地问她,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碧**(一个大型地产公司)做什么?她说,做地块调研。

我说,为什么选了这份工作啊?她说,因为当时觉得是个很好的公司,离家也近。

当时忍不住当了“人生导师”,跟她说如果你喜欢传媒,那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至少尝试到撞南墙才放弃啊,电视台是夕阳产业了,最新的“传媒”是在自媒体、营销号、mcn里。她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太好。

我对这个天资优秀但是想法很纠结的女生感到可惜。一切源于她第一份工作是一个对于她的梦想来说“没有意义”的工作。大公司,离家近,这个意义有没有那么重要呢?

以上两个故事,分享给你。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Justin 00后打工人

任何事情只要是合理的都存在意义,只不过需要你去发现。无论工作是什么样的,去接受它,如果你无法接受的时候,其实大概也是你需要做出改变,或者跳出这个环境的时候了。

王毅 60后 曾外企高管/资深人力资源顾问/专栏作者

我的成就感不是我的事业,是我的家庭,能够看到家庭生活得很好,孩子们发展的很好。

说实话,你在公司做的一切,你的后继者都可能把它搞没。

工作对我而言就是精神上的挑战,预防老年痴呆、脑溢血。反正活着就要工作,找一些想干的事,对我来说,想干的事,就是有挑战的事情,我喜欢突破,喜欢新的东西,一路是这样的喜好来支撑着我。

做人力资源,有时候折腾很多,其实没那么多的意义,但我们影响到的人是最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的工作,不管是影响到集体还是个体,对人身上带来的影响是不会消失的。

图/《华丽上班族》

孟奶奶 40后 老教师

我不会特别关注工作的意义。我觉得所有工作都是有意义的,不管是做修下水道、挑大粪,还是做科学家,每一份工作的意义是等同的,不分大小。有些人能做科学家,是个人能力比较强,因此要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而有些人只能种种庄稼,只是因为个人能力更擅长这方面而已。

我上小学的时候只有男老师,初中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女老师,当时我就在想,原来女人也可以做老师,我也想做一名女老师。

我很幸运,兴趣所在也可以作为自己谋生的工作,所以我一辈子都在钻研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就算工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点,也应该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这是属于自己的责任。

李志鹏 90后 全职创业者/兼职打工人

不会深想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但忍受不了无聊的工作状态,一直在稳定和折腾的边缘寻找平衡。

Ian 80后 资深劳动力管理专家/2岁男孩的爸爸

我非常在乎工作的意义,甚至这个意义比收入更重要。

因为我做很多事情都能赚到钱,但可能只有几个很少的事情能找到属于我的意义,一个人能改变世界的机会很少,一个人能说服自己把工作与意义结合的机会也非常少,遇到了不要错过,哪怕这个意义后来不重要了、消失了,那也是你人生中曾经在乎过努力过的事情。

人生需要一些高光时刻,我不希望回顾人生时高光时刻都是「银行卡到账xxxx元」,而是真的通过你投入的时间、思考、汗水和专注,成就了一些也许别人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你而言有意义的事件和时刻。

Mandy 85后 资深加班专业户

作为一个有房贷要还、有娃要养的中年人,选择工作时首先还是实际的价值,它能够支撑我的家庭开支需求,能够帮助我和家人过着还不错的生活。

工作的意义当然也非常重要,但我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并不是被动等待命运之神的临幸,而是可以成为一种主动的选择。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理想主义的工作,即使你自己就是老板。

怎么让工作更有意义,是所有职场人都可以主动掌握的。

怎么多发挥自己的所长、怎么影响他人影响环境、怎么处理复杂棘手的挑战、怎样延展自己的能力边界、怎么获得反馈获得成长……把被动句换成主动句,工作就会能变得更加有意义。

奋斗,还是佛系

王屹芝 80后 前央视主持人/创业者/创业者的妻子

我从来不是佛系的人,父母从小就培养我的竞争意识,我一直非常好强。

好强的缺点是对自己要求太严格,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很挫败,抑郁症高危人群。

陈晨 90后 全职打工人/民宿主理人

佛系更适合我,都市生活选择多、时间少、压力大,私以为有目的地放下一些东西,是生活在都市里必不可少的。

Justin 00后打工人

很佛系地奋斗,既然接受了工作,就要把它做好,不主动出风头,也不主动去找事情做。不喜欢竞争,但也不愿意敷衍。

Mandy 85后 资深加班专业户

如果回到几年前,给自己选一个标签,那无疑是「奋斗」了。

我很享受锁定目标、把任何事情都游刃有余“掌控在手”的感觉,很享受不断征服一个又一个难题、不断试探和拓展自己边界的状态。这种状态的背后,既有“单纯想把事情做好”的初心,也有“对现状永远不满意”的苛刻。

近一两年无论工作或生活,其实遇到了更多不一样的挑战。这些挑战更加复杂棘手,它不是靠甩开膀子加油干、锁定目标死磕到底就能解决,它甚至不能解决,某些时候,还得向它妥协。所以,这个时候会觉得接纳、随缘、放松甚至迟钝一点,也是需要的。

「奋斗」当然是人生的底色,但也无需对「佛系」嗤之以鼻,它也是一种能力。


封面图/《人生切割术》

孟奶奶 40后  老教师

在我们那个年代,只有奋斗才能赚到足够的钱,让自己可以生存下去。对我来说,只有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社会中发光发热,这本身就很有意义。 

葛景辉 00后  市场部实习生

有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会愿意为之奋斗。反之则佛系,因为即使奋斗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

李志鹏  90后 全职创业者/兼职打工人

谁不想天天吃喝玩乐,奋斗终极意义就是佛系。但现在还是想奋斗试试,万一成了呢,明知不敌,也要亮剑。

毕竟八戒也是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才过上佛系生活。

Ian 80后 资深劳动力管理专家/2岁男孩的爸爸 

我不觉得这两个标签有冲突,我都挺适合的。看到这两个标签,我想到了两个也可以同时贴上的对象。

一个是「苦行僧」,奋斗本身就是他选择表达佛系的方式,通过这个方式精进自己、巩固信仰、达到目标。

另一个是鲁智深,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看菜园的生活及最后圆寂的时刻,把佛系和生活结合得很圆融,又持续做自己的过程,我也觉得很棒。

「佛系」肯定不是不爱奋斗。非把它和「奋斗」对立起来,它就更像麻木和放弃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生活肯定也不会太好。 

金先生 95后 设计师

喜欢奋斗,喜欢竞争,喜欢追逐,但整体过程心态比较佛系。


哪一刻想干脆“躺平”算了

王屹芝 80后 前央视主持人/创业者/创业者的妻子

从来没有。人出生时就躺着,死时也躺着,如果人生过程中再躺着,那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有什么意义呢。

陈晨 90后 全职打工人/一家民宿的主理人

经常这样想。但要完成世俗、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任重道远。

俞一 90后 公务员

当领导的想法特别不靠谱,又不听建议坚持要做的时候。

Justin 00后打工人

每时每刻都想,但躺平不意味着不作为 ,躺平的前提是,你能融入到工作的团体中,让他们认识到你的价值,哪怕你躺平了,他们依旧认为你是有价值的。

图/《玩乐时间》

倩倩 95后 盲盒公司KOL运营

当很认真地写了一个流程or一个策划,并且觉得我真棒,却被全盘否定的时候。

赵女士 90后 二手奢侈品运营

公司业绩不好,老板叫去谈话,话里阴阳怪气,暗示你这个岗位如果再不创造业绩,就让新人进来顶替,美其名曰鲶鱼效应。

职场套路多,尤其是30岁的职场人,女性还要面对生育压力。每每想到这里,就会生出一股无力感,反正有劳动合同在身,直接躺平吧算了,即便被辞退,还能拿到赔偿金呢。

平衡工作生活难吗

王屹芝 80后 前央视主持人/创业者/创业者的妻子

从来都没有平衡工作和生活这码事。每个人都是用时间来丈量自己的付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一定是顾此失彼的。

因为非常喜欢工作,快乐地工作其实就约等于快乐地生活。我一向是没有大家传统意义上“生活”的人。

我活得非常不精致,不泡澡不泡脚不养生,不抽烟不泡吧不喝酒,甚至不怎么敷面膜,没有买过香薰蜡烛。也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周末会看个电影,飞机上会看书,哄孩子睡觉的时候会在黑暗中看B站视频,所有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基本都用来陪孩子,其实也没有陪得很好,也就是跟他们瞎玩。

郭雨琛 80后 新能源汽车公司HR

工作生活平衡的难点,不在于提升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而在于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就家庭目标达成共识并做出分工。

每年会组织家庭成员共同讨论今年的家庭目标,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还要包含学习、休闲、娱乐、健康、社交、财务等方面。

北北 80后 HR专业工作者

不是太难吧。我觉得这个主要看公司是不是尊重员工的生活。

最不能接受的是双标,比如要员工加班的时候,用“伪集体主义”要求员工,谈感情;员工需要公司支持的时候,却摆出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谈制度。


图/《玩乐时间》

金先生 95后 设计师

吃饭就是吃饭,工作就是工作。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事,但住酒店吃饭会顺带考察环境设计理念手法(简称职业病)。

王毅 60后 曾外企高管/资深人力资源顾问/专栏作者

我从来不说工作生活平衡,我说工作生活融合。首先我觉得概念上要去接受它,前一分钟我还在煲汤,后一分钟我和总裁在打电话,这有什么问题吗。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在什么样的心情和环境下最高效,然后要给自己安排和配备这些资源。其次,要学会选择,没有人就该是某件事的奴隶。

经常有人说:不行啊,我有房贷,我没有选择。我不相信,大千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无数个选择,就看你有没有想清楚,有没有去努力。

Ian 80后 资深劳动力管理专家/2岁男孩的爸爸

难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作就是我的生活,我不太需要去专门花心思去平衡它,我工作整体来说还算顺利,我30岁以后才结婚,38岁才有小孩,生活对我的毒打来得没那么早。

真的需要来平衡的时候,比如我和太太决定生孩子以后,需要改变自己已经持续十几年的生活方式,把职场模式和家庭模式区分出来。这个过程挺辛苦,现在也没有平衡得很好。

疲于应对时,怎么度过的

倩倩 95后 盲盒公司KOL运营

我选择换了个工作。当工作给你带来不了成就感也带来不了成长,你的焦虑感会影响你自己的工作和心情,先努力说服自己再尝试一次适应,实在受不了就换。

王毅 60后 曾外企高管/资深人力资源顾问/专栏作者

我一般困扰比较少,因为我的能力一般不会让我觉得应接不暇。

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力能做到多少,然后提前计划、做好预案。对于公司也是这样,不能没头苍蝇一样,今天撞这儿明天撞那。

我经常对管理者说,你天天忙忙忙,其实招人是最该做的,你却忙到没时间招人,越忙越不招人,越不招人就越忙,哪天这事就会垮了。很多时候我们忙得很盲目。

稍微看远一点,就不会为今天慌张。每天要和自己的生活互动互动,你的生活状态能够支撑多少?不能已经进入了超负荷状态,自己却不知道。我自己一路走来,还没有加班加很晚、需要熬夜不睡觉什么的。我的原则是10点以后,不能开重要会议。

俺舅  95后 税务事务所“打工人”

有,化悲愤为奶茶。用小奖励来调节心情,很多事情其实会迎刃而解。

俞一 90后 公务员

有。一边读研一边换了新的工作一边还在哺乳期,很崩溃。没有特别的建议,选择了就熬过去。

Ian 80后 资深劳动力管理专家/2岁男孩的爸爸

互相扰乱的时刻拖到很后面,那时候我职业能力有了一定积累,身边有长年一起合作价值观一致并且互相信任的伙伴,我可以选择放弃一些东西来交换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

还是不要太贪心,事情一件一件做,不要觉得自己可以成为「时间管理大师」,甚至要准备好失去一些东西来面对新状态的到来。

但同时还需要保持「热爱生活」的热情


     
       


*提醒

“HR数据分析技能与实务”公开课,因疫情延期至10月29-30日开课,再次开放给需要的伙伴。

👇戳阅读原文报名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咨询热线 400-629-6868

扫码了解更多

免费领取劳动力管理地图
1700+的痛点场景重现和典范实践

扫码了解更多

上一篇 文章
工时,为何成为职场「敏感词」
工时管理的三重境界。
李斌:战略流程中的HR价值与方法论
战略三环中,HR的价值。
相关推荐文章

零工经济茶饮业内卷破局,从人力管理入手

人效企业如何真正做到将本增效? 4大案例为你支招

零工经济灵活用工纳税新规出台,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盖雅工场
劳动力管理系统
我们始终关注劳动力管理领域,时刻为您创造劳动力管理价值
体验DEMO演示

产品推荐

智能排班
算法云实现多种优化目标,数据洞察助力企业转型决策,开箱即用
了解详情
实时考勤
数据实时准确,异常自动校验,让复杂考勤变得更简单、更省钱
了解详情
精益工时
精确追踪工时控制劳动力成本,打开工厂绩效的黑盒子,透明可视
了解详情
销售绩效
优化销售队伍的指标和奖金管理,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了解详情
劳动力分析
实时可视化劳动力数据看板,多维度交叉数据分析,打破数据孤岛
了解详情
人事薪资
重塑混合劳动力队伍的数字化员工体验,助力敏捷强韧组织
了解详情
SAP SuccessFactors
涵盖核心人事信息、排班考勤薪资、员工自助全流程,全新云端体验
了解详情